分类: 数智 标签: build-in-public

Build in Public 是什么

近在朋友圈常听闻 build in public 这组词。

事实上,这个概念早在 2010 年就有了,Buffer 采用透明文化经营公司,且一直延续至今。Buffer 如今有百万用户,且公司不但分享财务数据和工资,还与公众分享许多其他指标。它们的价值观是相信透明度的力量可以建立信任,保持高标准,并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Build in Public 中文意思是“公开构建”,即将构建产品的过程公开。初次听说时,略显得反商业直觉。但近 10 多年,每年都有采用此策略成功的公司。比如 2014 年的 Ghost,2018 年 Nomad List,Fast、Blogging for Devs、CopyAI、TailwindCSS、Vim.so、Affilimate 等。

想了解最新采用此策略的公司,只需要上社媒中查找 build-in-public 或 building-in-public 话题,就可以看到层出不群的新创公司。

为什么 Build in Public

一家商业公司为什么选择公开构建,是因为:

  1. 可以从一开始就获取关注,并且逐步积累用户和潜在客户。
  2. 可以获得早期反馈,提炼需求。
  3. 可以降低招募成本。

Build in Public 适合谁

毫无疑问的是,公开构建适合开源项目或初创团队。比如:

  • 独立开发者
  • 数字游牧
  • 线下开店的人
  • 不想在市场营销上过多投入资金的团队
  • 擅长运营 Social 的人
  • 面向海外的产品,在 X.com 上进行公开构建是不错的增长手段

它们的共性是需要获得:线上和线下的社区关注和反馈,需要招人。

Build in Public 在国内

我可能比较孤陋寡闻,在国内还没有听说采用公开构建策略的公司。

我所知的知名公司,在这点上都没啥值得说的。

国内的公司都存在“红线”和“高压线”。

恨不得把公司外部的一切好东西都拿到公司内部来用,而公司内部或公司员工产出的好东西,一丁点也不允许外发的。

唯有例外的就是 KPI 式的中式开源,但真正回馈到开源社区的屈指可数。

Build in Public 的风险

上面提到的在国内没有成功案例,不仅是国内,国外 Build in Public 也产生不少想法被剽的案例。

Build in Public 需要有几个前提:

  1. 在最小化产品发布后,再开始 Build in Public,这相当于先占一个位置。
  2. 确保团队的发布节奏的效率可以响应需求者期望的节奏。
  3. 有一定的社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