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igital Factory

Kaffa 发布于

分类: 标签: 人类工作

The Digital Factory
The Human Labor of Automation

作者:Moritz Altenried

The Digital Factory reveals the surprising and hidden human labor that supports today’s digital capitalism. The workers of today’s digital factory include those in Amazon warehouses, delivery drivers, Chinese gaming workers, Filipino content moderators, and rural American search engine optimizers. Repetitive yet stressful, boring yet often emotionally demanding, these jobs require little formal qualification but can demand a large degree of cultural knowledge. This work is often hidden behind the supposed magic of algorithms and thought to be automated, but it is in fact highly dependent on human labor. Contemporary digital laborers are not as far removed from a typical auto assembly line as we might think. Moritz Altenried takes us inside today’s digital factories, showing that they take very different forms, including gig economy platforms, video games, and Amazon warehouses. As Altenried shows, these digital factories often share surprising similarities with factories from the industrial age. As globalized capitalism and digital technology continue to transform labor around the world, Altenried offers a timely and poignant exploration of how these changes are restructuring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its geographies as well as the stratifications and lines of struggle.

ISBN 9780226815480
语言 en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出版时间 2022年 1月
装帧 Paperback
定价 USD 27.50
页数 208

评分

⭐⭐⭐⭐⭐ ⭐⭐⭐ 8 / 10

摘录

系统收集数据的方式表明,工人的劳动配额并不透明,而且还在不断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变成了加速工具:配额一旦达标,就会发生变化,因为所有人都希望比平均水平表现得更好。正是由于这种不合逻辑的特点,才使得管理者能够通过“反馈谈话”展开微观管理,并加强对剩余价值的利用。关键绩效指标在订单履行中心的微观经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算法管理和标准化程序看似中立、抽象的量化逻辑的一部分。正如一名工人所说:“一切都是标准化的,唯一改变的是表现分数。”然而,关键绩效指标的力量恰恰来自非客观性。在亚马逊,个体工人、团队、经理和整个订单履行中心都要通过绩效指标相互竞争,并陷入持续竞争的模式中。“让每个工人的表现都优于平均水平”,这样不合逻辑的要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看似客观的量化,实现劳动力管理中蕴含的恒定加速逻辑。

谷歌的员工队伍中有超过10万名像图书扫描员这样的临时工、供应商和承包商(TVC)。举个例子,这些分包工人负责抄录对话用于训练谷歌的数字助手,驾车为谷歌街景拍摄照片,检查上传至YouTube网站的视频是否有危险内容。他们中有些人在山景城园区上班,和高薪的谷歌员工邻桌而坐,有些人则在世界各地的客户服务中心任职,还有一些人居家办公。谷歌会尽可能地避免谈论这些人,将他们隐藏在砖墙和数字界面背后。他们执行的任务往往会被大多数人以为是由算法完成的。不仅是在谷歌,这类工人在其他地方也经常被忽视,尽管他们是当代数字资本主义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以下章节将关注数字工厂的所在地,比如毗邻谷歌村的那座不起眼的大楼。虽然这些数字工厂各有不同,但其劳动制度与谷歌主楼充满创意、利于沟通、光鲜亮丽的形象有着天壤之别。

评论

本书算是一种社会观察,本是以一种了解数字工厂框架的心态去阅读,没想到作者呈现的是来自他亲自参与社会观察后得出的在物流、游戏、众包和社媒方面的洞察。

它主要探讨了数字化时代下劳动场景的变化和全球资本主义的数字化转型。

这让我思考,物流公司是不是工厂?滴滴和 Uber 不是工厂?美团是不是工厂?国内软件企业是不是工厂?

书中也提出一些观点:

通常意义的工作是对人有意义的工作,而工厂的工作所需要的仅仅是人最基础的能力,它们在机器的工作中插入人的工作,大量重复导致十分乏味。

而这些数字化、自动化的工作,并没有让人类的工作变得更好,反而让工人们处境更难,甚至工厂自动化与工人下岗失业之间的也有着复杂关联关系。另外还讨论了数据、模型和算法在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避免这些工具被滥用的问题。

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这本书的有价值的点有:

  1. 启发思考数字技术下,打工人得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要求。
  2. 面对由此带来的就业压力,还得持续学习和提升技能。
  3. 提供了一些理解环境的思维框架,有助于在时代中定位自己,并做出职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