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总可以读

Kaffa 发布于 最后修改

分类: 读书 标签: 读书法

可不可以不读书

我从不认为“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现代人的信息输入量都可以秒杀古人,但自古稀缺的是甄别和处理信息的头脑。

书,是信息载体,读书、经事、看视频,信息流经后所塑造的头脑才是读书的结果。

书,不仅是信息载体,它的熵比大部分现实事物要低,更别说一些有质量的用心之作。

书,总可以读。读读还会发现,书几乎就是人生。

我如何看待书

阅读的过程是信息流过你的大脑的过程,大脑是河道还是海洋。 阅读不止获得新知,阅读必定还会重塑河道,原本东流的分成了几条支流,方向改为了向南,向北的几条河道进行了合并。

此过程也有一些疑问,比如人脑更接近 C 还是 Lisp 的运作方式呢,人脑会区别对待数据和指令吗?一部分人的世界观中,世界是一种模拟游戏,是一种更高级的程序。看来,读书与意识有关,是带着一些未知与神秘色彩的活动。

书是写书人的思维结晶,书背后都立着人,书读通了,你向书寻求,也即向写书人的思维模式寻求,寻求又分为寻求假设四下看看

比如,学习了《C 程序设计语言》的程序员,看一本关于 Rust 程序语言的书,它属于寻求验证。

此人假设讲《Rust 程序设计》的书会讲 Rust 编程,当看完目录,知晓了 Rust 程序设计的书的内容范围,验证了这个预设。

当此人又看到《以眨眼干杯》的书,如果缺乏对东野圭吾或密室的理解,那么此种情况属于四下看看。

在我看来,看书最好的状态需要满足:寻求验证 : 四下看看 ≈ (80 - 年龄) : 年龄

如果一名自觉爱看书的人,而寻验比四看的比值还比较大时,就应止学而思;而此比值比较小时,那就是一枚幸福的人。

书的种类和我兴趣方向

将书分类是一种分别心,在读的初级和中级阶段还是需要的,从学以致用的角度,还是应将书进行分类。

如果寻求信息差,除非是头部小众出版物,否则在这个时代很难有什么信息差。结构性的长效的信息差只能通过阅读和思考才能得到。

如果寻求知识,则应挑选两类书,一类是学科基础,第二类是学科新动向,以确保基础扎实,方向不错。

我对书的理解是类比建模理论,从世界的基本对象出发,可能有以下几种(这里无关世界本质):

  1. 情况一:一个都没有,也许,世界不存在吧,那你又在谁的梦中咧?
  2. 情况二:有一个,可能是灵;
  3. 情况三:有两个,人、自然(包括人作为自然人),好像分得不够二分法。
  4. 情况四:不可知的多个。

对于情况一,若世界是无,则是玄学,不可道也;对于情况二,这里说人心,它在历史上也以各种面目、称呼或概念出现,比如灵魂、心智、意识、自省……,它是个谜,它的特点是模糊、自保护,我以它发问,但用语言难以靠近它。

对于情况三,这是最容易的理解途径,可以机械地派生出五类:

  1. 与人相关的,谓之人文学科书
  2. 与自然相关的,谓之自然学科书
  3. 与人与人的关系有关的,称之为社会学科书
  4. 与自然与自然的关系有关的,依然是自然学科书
  5. 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关的,属于综合类,是工程学科书

对于情况四,那么你是降临派、拯救派,或是幸存派?抑或是同美剧《普罗米修斯》中一样,要去寻找我们的造物主。

此外,人作为基本对象还有一个被忽略的特殊性,人的心智(可能在人脑中)还是一个谜,于是从这个“迷宫”中心般的谜团(人的意识、思维现象、人脑)出发: 向内,还有研究人脑及意识现象的心理认知类;向外,有人的欲望与思维创造有关的,艺术类书籍

以上即是我对书分类的理解,现阶段我的主要阅读方向是工程学科和认知方向科学。

  • 工程学科糅合了社会和自然学科,解决的是人如何系统使用工具搞定自然的问题。
  • 认知方向是我认为少数存在极大秘密的趣味方向,也可能只是个人兴趣方向问题。

在最大谜团的方向上,大多谜团是殊途同归的。

书的选择,原著或译著

最先可以随便读,然后,你会选择阅读历史沉淀后下来的经典书籍,会去寻作者,甚至寻版别,那大多时候属于走火入魔。

在这个很难找到稀缺的时代,出版物实在太多,买书之前需要甄别,先挑作者和译者,再挑出版社,最好能上手试读电子版,除非是需要读多遍的经典才购入纸质版。

书籍最好挑选原著,毫无疑问在能理解语言的前提下,读原著最好,但前提是需要解决语言障碍,去亚马逊参阅原著的读者评价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而大多人无法跨越语言的Native思维鸿沟,那妥协的选项至少需要挑选口碑良好的有态度的译者,去豆瓣参阅译者评论或评价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但需要意识到,读原著和读译著的人,是走上了两条不同的路。

读书法

我常对孩子说的是,“学习的第一层目的是学会如何学习。” 最后的效果是,孩子小时无法从这个简单的句子学到什么,后来听烦了,还是不明白如何学习。

和学习一样,读书若有一种通用方法,就是这里要说的读书法。

但读书法存在的前提是读书的目的明确,这样才可验证读书法是否有效,而目的明确恰好是大多寻求读书法的人所缺乏的。

比如,假设存在一种Kun编程语言,我们读书是为了学会这种Kun编程语言的语法,那么读完后可以以一个问题来验证:如何使用Kun编程语言写一个条件循环?

另一种情况,如果这题是如何使用Kun编程语言实现计算器软件,那就难以检测读完Kun编程语言书籍的效果,因为,是否能会编写计算器软件所需大部分知识与编程语言无关。

重点来了,大多人会意识不到,无法用Kun编程语言编写计算器软件的原因主要因为:缺少领域知识和细节遗漏。写程序的人无法构建出概念软件,而不是不知道K编程语言语法。

到底什么是读书法?是否将书分类,在根据书类别定一种阅读程序,当我们获得一本书,先分类,再按分类走一遍这个程序,就可以标记上读过。

比如当你二十岁以前,拿到一本金庸小说《神雕侠侣》读得津津有味,哪需要什么读书法。当你三十岁时,拿起了《月亮与六便士》,采用事件卡方法记录后读完, 再遇到一本《嫌疑人X的献身》,也采用同样的方法,然后事件卡又似乎不必要,简单的情节的叙述反而被打断,而对于前者,就算记录了好完整的事件卡,也依然不懂。 后者用三十岁的人性去读,恰好能懂,而前者却有难度。而你再遇到《百年孤独》时,会发现所有的程序都是无效了,需要时代背景和超强记忆,还需要心智的投入。

在阅读专业书籍时,一个缺乏计算机基础理论的人,阅读《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一个缺乏心理学基础的人,阅读《人格心理学》,都是极难推进的。

看来,读书的关键,是需要置于清晰的前提之下,还需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在我看来,读书法不算是一种思维效率工具,因为在人脑之谜未解之前,我有理由对是否能习得一种通用读书法表示怀疑。

历史上,在这个方向上用力的人虽然不多,但也不断尝试和突破,我们不能太功利。

基于世界本质的未知和不确定,我甚至不知「有用」这个概念本身有多大用。在追求一种东西时,最好忘掉有用。

世界的进程不是按是否有用过滤的,而且有和无之间不断转化。

锚定目标用力,不一定会得到结果,得意识到命中有许多由天的成份,我们只能做好由我的部分。

所以我也不大相信,我走进书店,实体店或在线的,浏览群书时,会发现一本叫做「现世代通用读书法」的书,恰售价六十六块六,我拿起手机,嘀的一声后,我就拥有了它。

你也不信,是吧。

读书法的本质,是属于特定的一个具体的人,是这个人不断读,不断追求的行程,而不是一种《如来神掌》似的秘笈。

关于书单与读书法的荐书

关于书单,我的想法是,大多数人通过图书馆、网上书店等服务,都可以找到自己认知范围内较好的书籍。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人对书单的需求,本质是一个伪需求。对参差不齐的人群荐相同的书,那一定是一种商业行为。

如果人可以鉴别书单,那么发现书单不会是难问题,如果人无法鉴别书单,那么如何确定它人的荐书适合自己?

也许书单可以让书籍的发现和分配效率提升,但书单也容易携带个人偏见,相比来说,我更建议每个人重视自己选书的过程,而不扫一扫,“滴”的一下获得了书单法宝。

尽管如此,在我阅读的道路上,我还是寻得基本让我开心的书籍,分别是:

  • 《朱子读书法》 朱熹 张洪 齐熙
  • 《如何阅读一本书》 艾德勒
  • 《聪明的阅读者》 阳志平
  • 《阅读的方法》 罗振宇

将它们放在一起,并不是表示我对他们认同度一致,只是我个人较喜欢,尤其是罗老师那本。

问题解决了吗?

那么关于读书的问题解决了吗,是否我们不再需要在读书方法论的问题上更进一步了?

点进本文的读者,读到此,不知是否引发你的思考和灵感,或求得所求,若读完是否有所思,有所想,也是好的。

这就是我目前关于读书的答案:书,总可以读。

那么关于读书,你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若有想法,也可以评论回复哦,点滴文墨也是一种鼓励!